耶誕的鈴聲響了,歡樂氣氛悄悄的瀰漫著。
一邁入十二月,我會認真的和孩子布置一棵雪白的聖誕樹,如聳立的巨人佇立在客廳的中間。夜裡,當家中的燈熄了,樹上眨眼的小燈泡仍徹夜的亮著,就像輪流守夜的精靈,希望它們接力似的將歡樂齊唱。
收拾好連日來的恍惚心情,才驚覺佳節已近,今年的耶誕節沒往年熱鬧,但我仍將聖誕樹小心翼翼的立在客廳的角落,藉由它們為寒冬帶來些許暖意。
希望將歡樂散播出去,所以,我和女兒在庭院的松樹上掛滿繽紛的彩燈,說是為別人實則為自己,我們想在入夜後的回家路上,巷口的轉彎處,就能感受那競豔的小星星在夜裡開心的閃爍著:「歡迎回到溫馨的家」彷彿它們正熱切的等著我們。
我和女兒約好,當我們在街角一看到閃閃發光的星星時,得同聲說出這樣的話,即使在心裡也行。女兒和我很有默契,喜歡在佳節裡為自己增添一些驚喜,因為童年只有一次,在孩子還有期待的心情時,共同製造些許回憶!
歡樂總是容易感染人的,當我們一點亮庭院的星星,馬上傳來鄰居小朋友驚訝的聲音。
「好漂亮的聖誕樹喔!我們家也掛一棵好嗎?」
童稚的心靈很快被歡樂的氣氛點燃了,我想,這是聖誕的另一層意義吧!
記得好多年前,當時孩子小,對佳節總是特別敏感,我開始在院子裡認真的裝飾每一棵大大小小的樹,垂掛的大小星宿象徵希望,時而發光,時而閉目,斗大的愛心光環在樹梢上俏皮的立著,吸引了很多路過的人,其實,我希望左鄰右舍能一起用愉快的心情裝扮聖誕、迎接來年。
如今,孩子長大了,對耶誕的感受大不如前,眼裡企盼的神采不再,我也提不起往年的好興致共襄歡樂盛舉,尤其在真正瞭解聖誕意義之後,反而多了點感傷,除了感恩之餘,更加惜福。當聖誕的歌聲響起,真心希望的是,傷心的人能重新得力。
這幾天,孩子放學後帶回了三本聖經,她開心的拿到我面前,瞪大眼睛說有人在街上發聖經,有些是同學不要送給她的,她很喜歡,這本新約握在手裡的感覺很好,就像小小的筆記本,她堅持為自己留下一本,還一本正經的告訴我,不可以將她的任意送人,雖然我已幫她備好兒童聖經,但她似乎對它特別獨鍾。
記得去年,在分享福音的一次經驗裡,讓我印象深刻,也使我哭笑不得。
「我们拜菩薩關公多好,祂们的臉多麼聖潔莊嚴,為甚麼你们拜的耶穌披頭散髮,渾身是血的被釘在那兒?」一時之間,我被問倒了。
我想,流傳幾千年的宗教,很多人並不真正了解所謂「救恩」的意義。
是的,也許我也流於以管蠡天的匹夫之見,自以為是的大肆狂論這宇宙的真理。
然而,人總是堅持自己所接觸的才是,也的確比較能接受自己肉體眼睛所看到的事實,拒絕理解主觀外的深層意義,選擇性的認知,似乎也沒有真正的對錯!
有一次,好消息頻道中轉播韓國趙鏞基牧師的談話,人應該擁有創造性的想法和追夢的態度。他說,人不能因為只是「眼見為憑」,而否決其他,只相信自己和感官表面所接觸的。「人最可貴的是有夢想。因為信,而有希望,才能產生力量,突破困境,實現那看不到的夢想。」
人類科技的進步和文明的發展未嘗不是因著夢想而來。這好像也說明了,為何人瞬間的想法和心思意念會主導一個人的外在行為,而造成不一樣的結果!
所以,在這個時刻,希望在困境中的人能有信心,在黑暗中仍懷抱希望,重新有了向前行的力量。
我想,在人生的道路上,當每個人面臨黑暗時,心裏有盼望;面臨恐懼時,內心仍然有平安;面對人生的磨難時,而能相信它的背後有神的恩典;走到人生的盡頭時,自然而然,我們會相信,天國就在前方。
在這聖誕佳節裡,祝福家家戶戶 平安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