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婆媳問題好像是令很多家庭頭痛的問題,甚至成了婚姻殺手之ㄧ 。這問題其實由來已久,從人類有婚姻開始,這兩個女人就自然而然的上了「戰場」!在現代的社會裡,她們之間糾葛的「愛恨情仇」總是不停的上演。


 


   朋友珍傷心難過的說她想放棄婚姻,她很洩氣的哭了起來,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她說,不管她如何賣力的討好婆婆,她一樣不領情。但是,她捨不得深愛著她的老公和幼小的女兒。她不知道該怎麼辦?「只因為我不是她生的,我不是她女兒,在她眼裡,我永遠只是個外人!」


 


   另一位朋友玲也和婆婆同住,她說:「大家能成為一家人是緣分,我尊敬她是長輩,她當然得要有分寸,她如果先把我當敵人,我又何必把她當親人。」玲說起剛從職場退休的婆婆,好像準備隨時「候教」一樣。


 


 「我每煮一道菜,她就嫌一道,一會兒太鹹,一會又說太淡,幫小孩穿衣服,怎麼穿都有意見,一下子說我穿得太多了,一下子又說太少了!」永遠只有批評,「我是她仇人嗎?還故意在老公面前數落我的不是。」小姑上次回來,也滿肚子的牢騷,她下了個結論,婆婆根本是故意要將她攆出門的。


 


   有一次,朋友分享她「出奇招」的心得。她聽娘家媽媽說,「老人家喜歡聽好話,嘴巴甜一點,假如妳愛老公,那麼就要學著愛你婆婆,將心比心才能和平共處」,她試著將媽媽的話聽進去了,可是嘴巴不「甜」的她說,「我大剌剌的個性要轉性很難,也沒必要改變自己吧!」所以,她認真的用行動表示,開始送婆婆禮物,沒想到,她卻看見婆婆那種「警覺懷疑」的眼神,彷彿她是「意有所圖」,令她感覺很不舒服。


 


    一天,好友們難得相約出來,才一坐下,有朋友說她已請律師辦離婚手續,原因是和婆婆公然頂嘴,婆婆氣得離家,現在變成她得永遠離開家。另一位朋友也說了,「我招誰惹誰了,老公一聽我抱怨婆婆,就出門喝酒,賭氣不回家。」


  


    一位從大陸西安嫁來台灣的媳婦,她說起她西安娘家媽媽來台探親見面第一句話就說「你還真幸運!嫁給沒婆婆的。」話鋒一轉,她媽媽說,在家鄉很多公園裡,很多老人家每天聚在一起哭訴媳婦如何虐待她們,如何「故意不給飯吃」「咱們是沒用了,老了!換人當家了。」「這也沒啥事兒,但我們怎連個牲畜都不如呀!」「看那兒子反應,兒子連個屁也不敢吭一聲。」說到這兒,大家哭成一團。尤其,想到台灣電視劇中的婆婆「權大勢大」,硬是將難得的好媳婦百般刁難,掃出家門去。她們齊聲讚嘆「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在台灣還留著,咱們的已淪喪了呀!」


 


    我覺得,婆媳問題範圍涉及太廣了。就生物學來說,「物競天擇」「自然淘汰論」早已解釋這是「動物」的本能。就心理學領域而言,這兒子可是自己的心頭肉,從小捧在手心長大的,自己嘔心瀝血創造「從無到有」的生命,很難說服自己「無條件拱手讓人」。


 


    這問題理所當然是令人費解的,更不容易解決。如同大醫院遇見棘手病例一樣,需要各科「會診」之後,才能決定先從那兒著手,更何況這同時存在於兩個女人內心的「結」!解決得了這方,可不一定解決得了另一方。


 


    也許,唯有宗教家的情懷可以化解。


  「愛人如己」「將心比心」「以真心相應真心」,再不,用最簡單的「同情心」來喚醒「慈悲心」都行!可是,這道理人人皆知,重點是「做得到做不到」,或者應該說,是「想做不想做,願不願意做」的差別而已。因為,人要出現那顆「同理心」之前得先突破「自以為是」的障礙,然而,這才是最難做到的。


 


    僅管宗教家苦口婆心提出「因果輪迴」,也說,要發揮神創造人的「愛」來愛人,包容對方。但是,人總是無法擺脫與生俱來的「自我觀點」,先定罪對方,進而無形中「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俗話說,當你一隻手指著別人時,就有四隻指向自己。我們總是很容易看見別人的缺點,卻很難反省自己,以前的聖人說「吾日三省於身」,才能心安理得,我想,婆媳之爭,容易流於「意氣」之爭,所以才會紛爭不斷。


 


  我們是不是應該學會惜緣惜福,包容體諒對方,否則,這「戰爭」將永不停歇,而且容易兩敗俱傷,傷及無辜。


 


 


※後記:說著說著,我好像又太自以為是的說教了,請格友原諒,我先自承,我有一位好婆婆,除了像母女外,也多一份尊重,和默契,她若當主角,我就樂於當配角,今生大家有緣成為婆媳,就感恩惜福,互相體諒一下吧!!


 


 


※特別推薦:格友LKK和Angela的真情回應。謝謝她們分享她們的經驗談 。那才是至理名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雪michelle 的頭像
    雪michelle

    女人說

    雪mich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