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e3c52d9cfa6e0d270985186ce4f195e8  

 最近,常時有所聞男女因感情分手發生情殺事件,這類事件好像不定期炸彈,在社會某個角落隨時可能引爆,這使得不論家中有女兒或是有兒子的父母,莫不籠罩在一股陰影當中。到底有什麼方法可以防範或是有什麼方法可以在分手的當下扭轉悲劇的發生?

 

 一直以來,專家們分析感情受挫的心理可能帶來的各種反應,以及應如何避免造成暴力行為的做法,希望處於較易受傷害的女方能「理性、理智、溫和」的處理感情,不要用言語或行動「過度刺激」對方。能否「和平分手」「成功分手」取決的關鍵,似乎在女方的身上。

 

 內各大學也紛紛擬推出感情戀愛學分,希望能教導年輕人在面臨分手時能成熟面對。在交往的過程中不要進展太快,雙方的金錢往來也要有所節制。我想,在複雜的男女關係上,這不只是年輕男女的課題,甚至是各個年齡層都可能發生的問題。

 

 社會上發生這樣的事件,不僅令人感嘆,更多的是憐惜。事件一發生,除了兩位年輕人,最傷的就是雙方父母的心,誰都不願意看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兒子、女兒遭遇如此不堪與不幸,是多麼大的痛苦讓「聰明」兒子選擇最愚蠢最泯滅人性的舉動。一旦社會發生駭人事件都會引起各方對其背景的關注和討論。以前,總是可以歸納出一些可能導致「反社會人格特質」的原因,是來自原生家庭的缺陷?或是不當的管教以及在社會上受不公平對待的孩子?然而,近期兩件大學生的殘暴事件似乎並不如此,他們都來自一般正常家庭,父母是中產階級而無不良記錄,在這樣家庭背景長大的孩子照道理說應該不太會有暴力或是反社會人格的傾向出現。不過,大家也發現,他們有個共通點是都曾經沉迷在電玩的世界中。

 

  家中有三個女兒的我,老實說對事件中的男女,都感到心疼。對成年的男孩在失控手刃曾經摯愛的女友,除了心痛更多來自於感慨,感慨人性的脆弱與不完全。當聖經教導我們,要時時謙卑,感恩,否則,魔鬼撒但時時可能進駐在那自以為是的內心,所有失去理智的行為在當事人的盛怒之下導致這樣的後果,似乎也不那麼令人迷惑了。

 

  社會一再譴責事件中的男主角是多麼的泯滅人性,我覺得對於事件的發生是於事無補的,未來,同樣的事件可能會再次發生,一樣的令人不忍卒睹。尤其在現代繁忙的社會裡,父母和子女的關係越加疏離,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不足以及社會每天充斥著都是不良的示範。生活在社會中的我們,似乎缺少一個平和理性的空間,讓成長中的孩子可以停下腳步多面向的思考或是探究生命存在的意義。每天我們所接收的訊息都是負面的,人與人之間不斷的衝撞對立,休閒娛樂時,尋求的是感官的刺激與滿足,這社會處處都在刺激我們回歸到原始的動物本能,所以,遇到不如意事時,我們也以最原始的方式回擊。

 

 記得,以前教授常在課堂上告訴我們,新聞從業人員要善盡自己的職責,秉著良善的心擔負社會責任,盡量以客觀的角度報導,尤其能做更深入的探討,也許是教授的有感而發,他希望我們能多報導一些社會上溫馨感人的新聞。

 

  社會本身就是一個集體模仿的群體,也像是一艘巨輪,掌舵的前輩,除了擁有正確的方向,我們的一言一行莫不留給後輩一個學習典範。人非聖賢,孰能無錯,了解原因,深刻檢討過錯,防範並避免重蹈覆轍,這也是社會進步的關鍵。

 

  許多人無法理解事件中男孩子對女生做出最後猥褻的行為而大加撻伐,這讓我想到一位日本知名攝影師的自白,他描述當他面臨罹癌的作家妻子斷氣後的第一個念頭,他當下最留戀的竟是妻子溫暖的乳房。

 

  也許,當一個人在極度悲痛憤怒時,他已經漸漸失去了理智,回歸到最原始的動物本能,原始的占有,原始的憤怒,原始的慾望,那個時刻,他的想法是他生命中最在乎的人將棄他而去,巨大的痛苦已經麻痺了他的思維,當下的爭吵只是刺激他拔除痛苦的舉動,那是造成他此刻痛苦的來源。所以,他以最原始的方式終結那痛苦,同時又留戀起曾經帶給他歡愉的身體。

 

 有些宗教感嘆這一切都是命,可能是上輩子的孽緣要這輩子償還。即使知道如何因應也未必能阻止,似乎會發生的還是無法避免。

 

 但也有宗教告訴我們,人生而有罪,這似乎也在提醒我們,這社會隨時都在誘發我們那不完美的本性,那向下沉淪的力量是何等的大,就像人性的墮落是不需要學習的道理一樣,順著自己的想法和私慾便是了。

 

 所以,我們該給孩子們什麼樣的社會環境呢!我想這是我們應該時時思考的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雪mich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